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19 11:47:58 編輯:EVA來源:犀牛國際教育
這一政策對26屆/27屆/28屆DSE考生究竟有何影響呢?本文我們就來深入剖析一下DSE本地生的最新政策。
新政策將學費類別明確劃分為兩類。
第 I 類為獲資助學費,第 II 類為不獲資助學費。
其中,第 I 類獲資助學費的適用人群包括香港永久居民、單程證持有人以及未成年受養(yǎng)人(首次獲簽時未滿 18 歲 + 課程開課前住滿 2 年)。
同時,居住證明方面,需滿足全日制在港就讀或年離港≤90 天的條件。
需要注意的是,資格鎖定在每學年開學前評定,且全年不變。
而第 II 類不獲資助學費,則按照 20萬+/年的標準收取,覆蓋人群包括未滿 18 歲但未住滿 2 年的受養(yǎng)人、所有工作簽證持有人(如專才、IANG)、所有人才計劃主申請人、成年受養(yǎng)人(首次獲簽時≥18 歲)以及其他非本地學生。
為了更精準地界定本地生資格,新政策對居港要求進行了細化。
申請人須滿足以下任一條件:
一是截至課程開課年 5 月 31 日,累計兩年本地全日制學籍,即兩年全日制在港就讀;
二是付費申領出入境記錄,證明每年離港未超 90 天,即年離港≤90 天 。
這一規(guī)定明確了本地生身份認定在居住方面的具體衡量標準,避免了以往政策中關于 “通常居住” 概念的模糊性。
在適用人群資格方面,新政策有了明顯的收緊。
引入年齡限制,僅首次獲發(fā)受養(yǎng)人簽證時未滿 18 歲者方有資格申請第 I 類學費,成年受養(yǎng)人則直接歸為非本地生。
此外,必須滿足 “二選一” 的居住證明條件(即兩年全日制在港就讀或年離港≤90天,跨境學生符合“在港就讀”定義),這與以往舊規(guī)定僅籠統(tǒng)要求受養(yǎng)子女在港讀書并 “通常居住” 滿 2 年有很大區(qū)別。
同時,所有工作簽證持有人(如專才、IANG 簽證)以及人才計劃主申請人(如高才通、優(yōu)才、投資移民等)的子女,即使住滿 2 年,仍屬第 II 類(非本地生學費),主申請人徹底喪失資助資格 。
考慮到政策調整對學生和家庭的影響,政府設置了合理的過渡期。
2026屆學生申請不受影響,他們仍可按照原政策標準進行報考和享受相應待遇。
2027屆學生(2026年10月申請)則僅需住滿1年,便可符合第 I 類學費的申請條件。而從2028屆起,將嚴格執(zhí)行2年居住要求。
這一過渡期安排給予了相關家庭一定的緩沖時間,以便根據(jù)自身情況調整升學規(guī)劃。
對于 2026 屆考生而言,無疑是幸運的。
他們的申請不受此次政策調整的影響,可以按照原有的政策和流程,安心準備DSE考試以及后續(xù)的大學申請。
在學費方面,符合條件的學生依然能夠享受第 I 類獲資助學費,減輕家庭的經(jīng)濟負擔。
在大學學額競爭上,也不會因為政策變動而面臨新的不確定性,可專注于提升自身學業(yè)成績,爭取進入理想的大學。
2027屆學生需要注意的是,在2026年10月申請時,僅需住滿1 年即可按第 I 類學費標準繳納學費。
這就意味著,如果目前還未滿足居住時間要求的學生,需要盡快規(guī)劃赴港居住事宜。
比如,可以選擇在2026年9月前到港居住,以確保符合政策要求。
在學業(yè)方面,由于居住安排可能會有所變動,學生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和學習規(guī)劃,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(huán)境,避免因環(huán)境變化影響學業(yè)成績。
2028屆起的考生,必須嚴格執(zhí)行2年居住要求。
這對于有計劃通過 DSE 考試升學的家庭來說,需要更早地進行規(guī)劃。
如果孩子有此升學意向,家庭應盡早安排孩子赴港就讀,無論是選擇全日制在港學校就讀,還是確保每年離港時間不超過 90 天,都需要長期穩(wěn)定的規(guī)劃和執(zhí)行。
在孩子的學業(yè)發(fā)展上,提前赴港就讀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適應香港的教育體系和教學方法,提升自身競爭力,在 DSE 考試中取得優(yōu)異成績,進而在大學申請中占據(jù)優(yōu)勢。
對于有孩子計劃參加DSE考試的家長來說,時間規(guī)劃至關重要。
若目標是2026年參加DSE并申請2027/28學年入學(可享僅需 1 年居住的過渡優(yōu)惠),當下(2025年8月)即需啟動規(guī)劃。
要明確孩子的考試時間和入學時間,根據(jù)政策要求,倒推安排孩子的居住和學習計劃。
例如,如果孩子是2028屆考生,最晚在2026年9月左右就需要到港居住或開始就讀,確保滿足2年居住要求。
家長要保留好在港學校的就讀證明、住址證明(水電煤單、租約等)以證明 “通常居住”。
這些材料不僅在申請本地生資格時可能用到,也是孩子在港學習和生活的重要證明。
對于選擇以年離港≤90天作為居住證明的家庭,要及時了解出入境記錄證明的申領流程和要求,確保在需要時能夠順利提供相關證明材料。
當孩子赴港學習或居住后,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學業(yè)進展和生活適應情況。
香港的教育體系與內地有一定差異,課程設置、教學方法和考試形式等都可能需要孩子一段時間來適應。
家長可以積極與孩子的學校溝通,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,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,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。
同時,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幫助孩子融入當?shù)氐纳瞽h(huán)境,結交新朋友,讓孩子在一個積極健康的環(huán)境中成長和學習。
此次 DSE 本地生政策的調整,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地生資格的門檻,但對于真正有赴港學習和發(fā)展意愿的家庭來說,只要合理規(guī)劃、積極應對,依然能夠為孩子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升學機會。
此外,犀牛教育也針對26/27/28屆考試開設了不同類型的小班課程輔導。
犀牛國際教育憑借在國際教育領域深厚的積淀和專業(yè)的教學團隊,打造了極具特色的 2025年DSE秋季班。
犀牛 DSE 堅持小班教學模式,每班僅設 3 - 6 人。
在這樣的小班環(huán)境中,教師能夠充分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求。
無論是課堂提問、作業(yè)批改還是課后輔導,老師都能根據(jù)學生的個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指導。
犀牛 DSE 專業(yè)教學教研團隊精心研發(fā)了專用教材體系。
這套教材緊密貼合 DSE 考綱,不僅系統(tǒng)地梳理了知識點,還通過豐富的例題和練習題,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。
同時,教材會根據(jù)每年 DSE 考綱的變化進行及時更新,確保學生學習的內容始終與考試要求保持一致。
從學生入學的那一刻起,犀牛 DSE 就為其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支持。
入學時,學生將接受系統(tǒng)的測試服務,通過與家長和學生的深度訪談,了解學生的基礎、目標和實際情況,為學生制定詳細的學習規(guī)劃,做到計劃定制、課表定制、服務團隊定制。
在學習過程中,為學生配備專屬班主任,同時安排助教全程跟進。
建立一對一學習進度群,方便學生與老師隨時溝通學習問題;
設立家校溝通群,定期反饋學生的學習進展、模擬考試成績及改進建議,讓家長也能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(tài)。
此外,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,老師會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方法,確保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(tài)。
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,犀牛 DSE 提供線上授課、線下面授兩種授課模式。
學生可以根據(jù)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。
對于時間和地點受限的學生,線上授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,學生可以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優(yōu)質的教學資源,通過直播互動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。
而線下面授則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,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,更好地吸收知識。
學生還可以選擇部分時間在本地校區(qū)學習,假期到香港本土進行DSE集訓,或者參與DSE線上授課,在學習區(qū)域和授課模式上擁有更多靈活選擇。
犀牛教育已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校區(qū),線上線下培訓課都有,
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深圳、蘇州、杭州、南京、天津、武漢、合肥、大連、青島、無錫、成都、鄭州、香港、寧波、重慶、廈門、新加坡等多個城市均有授課